應城市“三好”模式為園區統戰工作充電賦能

近年來,應城市委統戰部主動聚焦新業態,不斷將統戰工作手臂向產業園區(湖北宇洋互聯網雙創園和應城市海山電子商務創業園)延伸,緊緊圍繞凝心聚力、合作共贏目標,立足統戰資源稟賦,通過當好“領航人”“店小二”“助推器”的“三好”模式,將園區統戰成員積極有效地組織起來,廣泛凝聚思想共識,充分發揮專長優勢,不斷迸發創新活力,有力助推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注重政治引領,當好園區精英的“領航人”
園區從業人員1200余人,其中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占比達96%。為將這些黨外人士,尤其是以新媒體從業人員、青年企業家為主的園區精英更好地凝聚在黨的周圍,應城市及時將園區統戰工作納入基層統戰工作考核內容,并將園區統戰成員的教育培訓、培養使用納入全市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體系統一規劃,統籌推進。先后開展“弘揚愛國奮斗精神、建功立業新時代”“凝聚新力量、筑夢新時代”等主題教育活動,開設理論讀書班2期、舉辦形勢報告會3場、園區企業代表座談會6次,及時了解思想動態、生活工作狀況及企業經營情況,引導園區統戰成員準確把握時代大勢,堅定發展信心,與黨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,心無旁騖創新創造、腳踏實地辦好企業。同時,應城市委統戰部、市工商聯按照綜合評價,積極推薦園區一批杰出代表參加應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、十佳科技人才等各類評選活動。其中,2人榮獲道德模范稱號,1人榮獲孝感市勞模稱號,1人榮獲應城市第五屆市管優秀青年。
二、做優服務保障, 當好園區企業的“店小二”
“栽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?!睉鞘形y戰部、市工商聯發揚為企業辦事、為企業解難的“店小二”服務精神,竭盡全力服務企業解煩憂,跑出發展加速度。
結對精準幫扶。應城市委統戰部及時組建“百名干部進百企”工作專班,深入結對交友,開展“精準幫扶” 活動。詳細了解企業發展現狀和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困難,并與企業負責人共商紓困解難的舉措,鼓勵企業堅定發展信心,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消除疫情風險隱患,全力保障生產經營穩定?;顒娱_展以來,已向園區企業捐贈消殺用品40箱,爭取“愛心消費扶貧”等資金10萬元。
助力復工復產。統戰部門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先后走訪調研園區企業和商協會20余次,送去一批84消毒液、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和應對疫情惠企政策明白卡,并積極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幫助解決復工復產難題,保障企業健康發展。主動聯系對接杭州、寧波、昆明、成都、上海、深圳、佛山、中山等異地商會和同鄉聯誼會,共協助組織包車23輛,“點對點、一站式”集中精準輸送687名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,幫助42名滯留外地人員返應。
部門協調聯動。開展“市直部門進園區”活動,形成統戰部門牽頭協調,市直部門各司其責的強大合力,為園區企業爭取更多的政策、項目、資金支持,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用工、融資、生產要素保障、手續辦理、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困難,努力實現園區企業健康發展和園區青年企業家健康成長。
三、激發統戰活力,當好園區發展的“助推器”。
牽線搭橋促合作。應城市委統戰部、市工商聯組織園區青年企業家代表赴十堰參加光彩行動、赴武漢參加第十六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、赴江蘇宿遷京東總部和南京蘇寧總部開展培訓交流等活動,提升了業務能力,促進了經貿合作。
優勢互補共提升。建立“海山·同心園”、“宇洋·同心薈”兩個基地互動、企業聯動機制,發揮同心園基地、創業園區、電商商會內各企業的自身優勢,實現資源有效共享互補,攜手發展,提質增效。
社會實踐迸活力。以“海山?同心園”、“宇洋·同心薈”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為平臺,先后組織園區統戰成員開展社會調研、送法下鄉、送技術下鄉、義務植樹、慈善公益等活動20余次,激發青年企業家服務社會的熱情。僅疫情期間,園區企業為一線醫務人員捐贈醫用酒精、口罩等物資7余萬元。園區開設地標扶貧館、網絡直播室、上線832國家扶貧館,新媒體會員策劃拍攝短視頻帶貨本土產品400余萬元,助力精準扶貧、鄉村振興。
截至目前,園區發展前景向好,兩大園區建有電子商務、文化教育、文化傳媒、金融保險、IT科技、旅游商務、餐飲商超、智能創新八大平臺。其中,宇洋互聯網雙創園已入駐美團外賣、安安育嬰電商、至剛培訓教育、農村淘寶等互聯網企業32家;應城市海山電子商務創業園集互聯網自媒體、農業電商、農產種養殖、跨境電商、文化教育、網絡綜合服務平臺、互聯網金融于一體,現有網絡企業12家。
上一篇:大悟縣長城匯·民營企業創新園:吹響創新集結… | 下一篇:云夢縣深化“五個平臺” 唱響同心主旋律 |